探讨无人零售的四大核心要素

2017-10-13 16:38:46 admin 228

        在新零售的号角之下,最近一段时间,无人零售成为市场热度最高的领域之一,形式多样的无人零售开始涌现,投入到此领域的资本超过10亿元,未来还会有更多的资本进入,在未来3-5年内会持续对消费升级和供给侧改革带来巨大变革。

  那么,无人零售的发展过程究竟应该是怎样的?该如何取得成功?

  有速胜论,刚开始发展就宣布自己点位数破万位居第一的,也有的公司还没开始进入战场就合并了并宣布一二名已经形成的,是不是就这么容易做到胜利?也有泡沫论,认为无人零售不成立,可能跟之前的P2P和直播以及充电宝一样,会很快退潮,形成泡沫。

  这并不是全部的真相,无人零售的改革也并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这里面一方面是媒体宣传的相对不全面性,更多的还是看其融资规模和团队明星度,另一方面是无人零售的发展刚进入初期还没有完全暴露其复杂的多样性,导致大家理解的片面性,无法有全面的解决方案。

  无人零售是在有人零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模式,在技术研发方面,有了更多的软硬件结合和大数据利用。在供应链方面,选品数量更少更精和配送的时效性不一。在用户运营方面,具备互联网产品特点,更加注重消费者的体验和个性需求。在线下管理方面,从定点服务转向流动服务,从远距离低密度转向近距离高密度。

  总而言之,无人零售泡沫论,这会是一场泡沫吗?不是。无人零售速胜论,战争已经结束了吗?没有。

  我们一直的观点是,无人零售的战争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是一场持久战。

  那么为什么是持久战?如何进行持久战?

  首先来说,为什么是持久战?上面说过无人零售相比有人零售在四个方面的不同,我们称之为无人零售的四大核心要素:技术研发(T)、供应链(B)、用户运营(C)、线下管理(M)。

  (一)无人零售的技术研发或产品形式,可以主要分为三个类型:无人便利店、无人货架、无人售货机。技术展现形式分为:纯靠自觉、图像识别、RFID、生物识别、自动电子锁、弹簧结构、机械抓手等,除了纯靠自觉的低门槛货架外,无人零售相比有人零售具有极强的技术门槛和硬件研发门槛。

  (二)传统有人零售的供应链体系,经过多年的积累发展,具备较强的优势。以711为例可以根据地区特点来搜集供给需求,进而针对性做研发和售卖。而传统商超具备小店所不具备的多储存量和采购优势,虽也有资金投入大且累赘的缺点。目前无人零售的供应链形式,主要分为三个类型:总仓、总仓+前置仓、前置仓,但是在供给本身并没有明显的区别,都停留在初期的买卖采购关系上,相比711的数据分析供应链,还有较大的差距,但也存在极大的发展潜力。所以,无人零售要在供应链突破,需要快速响应需求的数据选品和及时补货上。

  (三)用户运营是无人零售的一个巨大优势,所根据不同场景的用户吸取,获取更多的流量,将流量进行线上数据化,有巨大的想象空间。获客的形式发生了改变,从线上到线下,同时对于不同场景、不同品类、不同时段的用户需求,需要做更强的分析和运营,这个是互联网的运营方法给传统零售的巨大冲击,即精细化运营会比传统零售更胜一筹,在具备强大的流量基础后,可以转化为精准媒体营销、精准场景电商和精准服务升级,其流量本身所自带的社交属性,一栋楼、一个社区、一个公司的人,这也是极具价值的。

  (四)无人零售的线下管理上,规模一定不是第一位的,规模下的单点运营效率才是最重要的。线下管理是相比传统零售一个显著不同点,可供选择的地址有了很大的扩展,不仅是商铺,可以到社区、写字楼、商场等更多的开放空间。同时在地址的性价比上,也有了较大的突破,传统的房租是相当贵的,而无人零售场景下的租金很低或没有。此外,由于距离用户的距离更加近了,对于企业来说就是如何更好的拦截流量和高效履约,这些都是需要通过对线下团队的标准化管理来实现的,运作过大规模线下团队的企业会更有优势,这就需要线下团队具有较强的线下运营管理能力。

  综上所述,无人零售是一件发展潜力巨大,但是复杂度极高的商业形式,需要从业者有更强的综合运营能力以及更足够的耐心,眼光长远的看待无人零售对消费升级的改变贡献,这需要我们有更大更高的格局,来全面思考无人零售的综合解决方案。



相关产品信息:

RFID电子标签 

RFID解决方案 

RFID读写器